金灿灿的一看就很强大的样子。与同样是斧子的石斧头相比,果然金斧子自带土豪属性,耐久度足足是石斧头的四倍。虽然两者攻击力相同,但是耐久度的差距,足以拉开一个档次了。下面就一起来看看饥荒联机版金斧头属性介绍吧。
金斧头属性
| 图鉴 | |
| 名称 | 金斧头 |
| 攻击力 | 27.2 |
| 耐久度 | 400 |
| 制作材料 |
x4 x2 |
| 分类 | |
| 科技等级 | |
| 功能 | 装备后 可进行砍树 |
以上就是饥荒联机版金斧头属性介绍的全部内容了,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小伙伴。更多游戏相关的内容各位小伙伴们可以关注君肯网,会一直给各位小伙伴们带来游戏的教程!如果你对此文章存在争议,可在评论区留言和小伙伴们一起讨论。
饥荒联机版十大最强武器装备解析 饥荒联机版什么武器
1.羽毛扇
这个羽毛扇,显然夏季解暑神器。超过70度,饥荒人物自动报警,马上掉血,这时候只要使用一次羽毛扇,立即降温,当然夏季还是得带点防暑装备,不然这个羽毛扇肯定不够用。
至于使用次数,还是挺耐用的,饥荒里头代码FEATHER_FAN_USES = 15,意思就是十五次。
2.曼德拉草
曼德拉草在饥荒里真的是挺稀有的,整个地图没见过几个,大多分布在树林里,采曼德拉草的时候白天采直接可以获得。那么曼德拉草有什么神奇地方?它本身没有很神奇,他合成的东西很厉害1)曼德拉草汤,外加三个树枝就可以煮成,看看属性吧,有点暴力!2)排箫,这东西厉害了,催眠!给boss都给催眠了
3.铥矿装备
这套装备基本属于饥荒界的高富帅,装逼神器!均是百分之九十免伤,另外铥矿帽外带一个护盾的效果保护玩家。耐久呢,木甲的三倍!
4.牛帽
牛帽在冬季可以防寒,效果也是第一名240s,比寒冬帽,贝雷帽等(120s)都要强,配套熊皮大衣也是240s,外加自身30s,好比温室里的花朵了
牛帽还有个特别的效果,不会被发情的牛主动攻击!合理利用牛帽,剪牛毛随心所欲,因此牛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做出了巨大贡献!
5.探险权杖
这个法杖得去地下借助远古遗迹才能得到,它本身有两个效果,其一,加速跟步行手杖一样,加速为本身的1.25倍;其二,瞬移,右击地面传送到你鼠标点的位置,同时也消耗脑残。
饥荒本身也是时间就是金钱的游戏,这装备节约了大量的时间,不过得注意了这法杖有耐久度,用完就没了。
6.眼球伞
眼球伞,个人觉得是生存神器,第一个功能,百分之百防雨,春天下雨带个帽子,空出双手干活;第二个功能防热,他对于过热状态有出色的保护,相比其他防热的帽子比如西瓜,帽冰帽会避免潮湿带来的伤害。耐久度用针线包修复,无限使用。

7.建筑护符/8.毁灭权杖(解构权杖)
这两个我要放在一起讲。首先,建造护符,定义就是你建造的物品减少一般的材料;其次,解构权杖,把你建造出来的东西分解为建造之前的材料。
这两个为什么放在一起讲呢?因为可以用这两个的属性刷东西。
比方造个地窖需要大量的木板石砖,20个木板20个石砖耗费的人力物力特别大,如果建造三个四个甚至更多的话,工作量可想而知啊!现在一个方法,先用建造护符造出地窖(只用了10个木板10个石砖),然后拿着解构权杖给他分解了(就有20个木板20个石砖了),接着再用两次建筑护符造两个地窖,从而实现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!
备注:其实这两个东西的制作材料很贵重,但是我觉得地下还是有些的。比如,绿宝石底下有,打龙蝇爆两个。
9.鼹鼠帽
矿工灯?手提灯?弱爆了,鼹鼠帽推荐大家用看看,看全屏的哦!我觉得一般会很少有人用这个。
先说一下材料,鼹鼠,把一些石头放地板上,用锤子砸晕就有;电子元件,大家都懂吧;光霉就是发光浆果,只有地下砍死深渊蠕虫(俗称地龙)才有,这个东西一般地下鳗鱼池塘地区都会有。
接着,就是燃料问题了,用小的发光浆果,直接采就有或者杀死蠕虫的大发光浆果都行。
10.斧稿
这个,看外表就知道也是属于高富帅界的。其一,名字上看,顾名思义,具备斧头和镐子的功能。耐久度400,即就是普通斧头的耐久度四倍。其三,砍树来说,一般斧头包括黄金斧头砍一颗三级的树木,需要15下,这斧头省事,只要八下
饥荒多用斧镐都有什么功能
万用斧功能: 砍树、凿石、锤墙、挖草、铲地,一把利器全搞定,最高效率飙升15倍!支持第18版(7月27日版)游戏。
饥荒多功能斧镐是需要玩家在远古科技里面合成的,多功能斧镐需要金斧头*1,金稿子*1,图勒矿*2来合成的,下面给玩家介绍多功能斧镐的合成步骤。
玩家需要在洞穴里打怪或开宝箱得到铥矿,去找到残缺不全的祭坛,用铥矿将远古祭坛修好,站在祭坛旁边,就能解锁远古科技了。
游戏其他玩法:
建筑和设施必须解锁后并且材料充足方可制作。部分是制作完后,施放;另一部分是直接选定区域制作,制作完后,在区域形成,不可移动。
其中箱子可以存放物品,每种箱子拥有不同的格数。装饰品没有实际效果,只是用来装饰,美化环境。墙的作用,可以用来阻止动物或小偷进入。











